瀏覽分類:

大願學會的展望

任何以大願學會為主角的文章均歸納在此

2022整修系列之8:粉塵在裡面

感謝師尊的加持與教導
感謝大家的護持
用養生膠帶保護好已經完工的第一區紅區,接著是第二區的施工
**********************

當第一區紅區的牆面開始補土油漆,第二區的打包搬運就排入整修進度。

有了一次經驗以後,這次判斷在包裝上可以減少,不過,養生膠帶必須重貼,特別是已經整修好的紅區,必須全部貼好,包得嚴嚴實實。

第一次的經驗讓我們知道,粉塵,真的是無孔不入。

我們以為包裝好了,打開的時候,粉塵在裡面。

我們以為養生膠帶銜接得很緊密,其實,稍有一絲縫隙,粉塵在裡面。

無處不在,無孔不入,一點都疏忽不得。

跟修行簡直一模一樣。

在使用鑿破機打除地板的時候,粉塵滿天飛。

在使用鎚鑽擊破地磚的時候,粉塵滿天飛。

在切割機切開地磚與牆面這個九十度角的時候,粉塵滿天飛。

就算工班拿著水泥袋,把所有的地磚破片放進去的時候,一樣粉塵到處飛。

我們在「工地」走來走去,也會帶著粉塵。

白天洗手、上廁所後洗手,還有晚上洗澡的時候,身體與衣物上也有粉塵。

第一區是這樣,第二區肯定是。

這次把做好的紅區的部分,全部都封好封滿,但是,我們也明白,當第二區做好,打開第一區肯定有粉塵。

因為我們把一樓樓梯口封好封滿,晚上上樓的時候,扶手上也是粉塵。

我摸了一下樓梯上去的二樓地板,一樣摸得到粉塵。

在一開始開會討論的時候,我們已經有心理準備了,粉塵,是無處不在的,我們能做的就是盡力去防止,但是,有經驗的馮師兄、黃師姐都說,防不了。

就是一個盡人事、聽天命的態度,「盡力而為」。

這一點跟修行也是一樣。

每天修法,一日一修,也是盡人事。

至於未來的解脫,也是聽天命。

但是,現在不努力,不是一日一修,十年二十年後,一樣沒希望。

以前考大學,考碩士班,甚至考博士班,也是一樣的,不讀書,幾乎沒機會考上。

其實,就算拼命唸書,也不能保證「一定上榜」。

努力不一定有機會,不努力肯定沒機會。

看來,這個準則應該是這個世界的規律了。

無處不在的粉塵,不努力去防止,肯定整棟都是。

去努力防止了,也不一定能阻止粉塵。

不過可以看得到的是,養生膠帶表面的靜電,發揮一定的功用,吸引了粉塵這種輕小物體。

稍微透明的養生膠帶,變成了整片濛霧的樣子。

上面都是粉塵。

讓很多高科技業、航太工業工程師頭痛的靜電作用,讓我們少了許多在空氣中飛舞的粉塵。

這個世界真有趣。

2022整修系列之7:補土油漆之後

感謝師尊的加持與教導
感謝大家的護持
這是補土補漆階段,師傅在現場研究處理各種油漆瑕疵
**********************

根據上一篇「按部就班」之後,A區的整修歷程,進入了最後收尾的「補土補漆」階段。在這同時,繼續與搬運公司商談B區的佛像法器包裝、原先隔離AB兩區的養生膠帶必需先拆;還有,搬運原本A區的法器佛像與桌椅;然後,將B區的壇城桌椅法器佛像整理妥當,與A區的一起,重新搬回A區紅地板區。最後,從分隔兩區柱子中,靠近A紅區那一面的方向,用養生膠帶進行從牆上到地板的全面包裝,務使接下來的工程,不致有大量的粉塵飄入紅區(盡力,但很難)。

上述的程序,A紅區的「補土補漆」是第一階段的最後一個程序,可以在二區的前置作業同步進行。上方照片可以看出左前方柱子因為貼膠帶緣故,需要在進行下一輪B區地磚重鋪完成後補漆,遠方的牆壁屬於A區,已經在修繕。

我們第一回的A區施工時間比較長,因為初時遇到天天午後雷陣雨,後又遭逢今年的梅雨紛飛,使得相關工程需要乾燥數日,才能完工,進入下一個工序。現在比較好一點,開始B區施工以前,基本上台南就是一個字「熱」,熱得不得了,每天上午就超過攝氏三十二、三度,到下午甚至高達三十六度以上,環境的乾燥沒問題,只要施工人員跟大願李師兄記得補充水分與通風,應該不影響施工進度。

施工現場擺放兩台工業用電扇,不停地從三百公分蓮花童子兩旁,將內部的濕氣熱氣吹出門口,或將外部新鮮熱氣吹進屋內。雖然都是熱氣,只要造成室內循環,將一樓室內室外的空氣進行交換流通,有助於施工進度。也希望這麼熱的天氣裡,調度馮師兄、工班人員與監工李師兄,注意健康,免於中暑。

在A區鋪設紅地板的時候,油漆師傅們也開始準備材料,紅地板鋪設完畢後,乾燥幾日,他們就進場來了解狀況,該刮除的刮除,該拔除的就拔掉,該刮平的就刮平,然後細砂紙抹平,適當時機開始上新的室內漆。(根據法規必須是水性無毒的材料)

除了牆壁,還有正面的蓮花童子壇城,以及牆面下方的踢腳板需要補漆。這兩處比較單純,留待牆面工程停下等待乾燥的時候,空檔間來處理。不過,踢腳板要放在最後,先修牆角與地板的縫隙,以矽利康來填補。

踢腳板顏色只有一種,壇城顏色也只有一種金色漆,備料上屬於簡單處理的部分。

這個過程大概進行了兩天多,比起整平鋪水泥、防水所需要的時間少一些,防水這一段大概需要三個工作天。

現在A紅區幾乎是完工了,而我們也開始動手,讓廠商來整理搬運二區的佛像法器與供具、壇城桌等。然後,再把東西全搬回A紅區,拿起養生膠帶,把A紅區黏得嚴嚴實實的,盡可能地讓粉塵不容易飄去(還是很難)。同樣的,電梯間、樓梯間等也要封死,不然更多的粉塵將隨著氣流上升,飄到二樓、三樓,甚至四五樓以上,這不是不可能,而是非常有可以出現的(已經飄上樓了)。

包裝完畢之後,我們又要開始第二輪的打地磚了!

煙霧瀰漫、碎屑紛飛,重機械向下敲打、電動工具切割、刨除,所伴隨而來的巨大聲響噪音,還有整間灰矇矇的工地感,馮師兄說上師你們還是先退外面吧,裡面要戴特殊面具才能抵抗粉塵。

每一輪都有兩次粉塵滿天的時刻,打除地磚是一次,接著的防水也是一次,防水前需要先掃淨,碎屑可以掃,粉塵就只有飛揚了。

現在是第二次變成工地了…

不過地板也快「重生」了…

2022整修系列之6:按部就班

感謝師尊的加持與教導
感謝大家的護持
原本的紅地毯區,還是紅地板…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
這個時空裡,所有的事情都有個輕重緩急、先後順序,不論從相對性或絕對性,從時間性或重要性,都可以衡量出邏輯上的前後步驟。

什麼事情先做,什麼事情後做,總有個次第。

前面寫過,我們在開始今年地板整修之前,開會討論好幾次。

一開始規劃的時候,大家就各種可能情況,盡量想像,開放討論。

充分模擬之後,再來決定可行或不可行。

可行,就需要執行程序。

不可行,就需要替代方案,就是plan B。

我不是營建專業,沒有房屋修繕的經驗,可是,馮師兄、黃師姐是專業人士,他們有。

我們想要的目標效果,他們幫忙評估。

我們不知道的專業部分,他們提出建議;若需要更專業廠商加入,他們找廠商參加。

所以經過討論之後,得出了幾種可行方案,以及最順利完成與最不順利完成的兩種估計時程。

一開始以專業人士來看,最好的方案,就是全面清空,一次完工的方案。

討論到需要承租倉庫等不能掌握的變數,我們大家都同意,這個方案很困難,應該不可行。

然後,我們在各種可能性上加入限制條件,就是哪些不能掌握的變數,最後選了變數數量最少、影響最小的方案。

首先就是劃分區域,採取分區施工。先施工的A區,是原本的紅地毯區,後施工的是B區,包括走道、樓梯電梯前面,以及地藏壇城區域。

其次,我歸納這次整修的施工程序,如下依序執行:

1、包裝防塵,分區囤放。

2、劃定邊界,打除地磚。

3、分析底層,整地填平。

4、治理潮濕,多層防水。

5、選色製作,鋪設地磚。(選色可以提早,保留製作時間,等到防水完成,就可以鋪設了)

6、牆壁補土,各處補漆。

7、回歸定位,拆除包裝。(在第一階段則是,不拆A區佛像包裝,重貼B區防塵)

在實施的過程中,隨時檢討修正,彈性調整新舊作法,再開始接下來的步驟。

可以參考管理最基本的概念「PDCA」。

我們在規劃細節的時候,盡量考慮各種造成工程延誤的變數,包括天氣(晴雨颱風等)、排班進度等,甚至,地磚打開後,底層的情況,都會影響後續施工方式與進度,盡量控制那些可控變數,不可控變數就放心裡。

原則上,這次的修繕程序就是依循著上述七個步驟,如果有臨時狀況發生,隨時彈性調整。例如,冷氣出風口的隔板掉落,先試著修補,將洞口遮蓋,再聯繫相關廠商,詢問這些零組件的價格。

現在A區已經修繕完畢,B區就排上時程,準備先拆A區防塵,將原本包裝好的佛像法器,從B區搬回A區,再根據B區整修的情況,重貼防塵膠帶。

一開始修繕A區時,把A區的佛像法器包裝好,全部搬到B區存放。現在開始第二輪的施工,把前一輪做過的事情,另一個區域再做一次。

目前看起來,A區按照程序完工,B區應該也是這樣做。

當第一次A區整修程序確定可行,第二次B區複製第一次的程序就可以了。

至於門口進來的三百公分大白蓮花童子周邊區域,我設定為第三區,就是C區,最早發生地磚隆起的地方,就在這裡,已經修補過。全部打除重鋪工程需要考量理由更多更複雜,暫時先不動,一開始就完全包裝好,避免打除兩區地磚時,粉塵會漂入其中。

2022整修系列之5:A區接近完工

感謝師尊的加持與教導
感謝大家的護持
大願學會的地板繼續修繕中…
**********************

在此A區即將完工的時刻,感謝馮師兄的調度,以及所有廠商的配合。

在開始的討論中,我們將大願學會一樓地板的整修分為三個區,A區是主壇城前面、原本的紅地毯區,B區是紅地毯旁邊的走道以及地藏壇城,C區則是一進門、三百公分蓮花童子前後左右。

C區暫時不施工,先做AB兩區,原先預估一個區域需要四到六個月(變數很多),兩個區域至少需要八九個月以上。

現在台灣在建築、修繕的相關行業,都有兩個共同變數,一個是人工缺乏(偏老化,人手不足),另一個是成本高漲(通膨、工資、材料缺少)。這就是我們在估計施工時,很難掌握的地方,加上要等原本地磚挖起來後,看到底下的情況,才能決定如何進行後續(大挖與填補等兩種施工方式的差異極大),因此,有了心理準備,一步步慢慢進行。

按照原定計畫,紅色的區域還是鋪設紅色,白色區域還是鋪設白色,只是現在不用大挖,可以保留底下的混凝土,只需要補強填補,以及多層防水施作,這樣就讓整個進度節省了至少兩個月以上。

同樣的,原本在紅地毯區,靠著壇城的地方,我們有一組師尊法座,既然要全面重鋪,法座底座原本是一起鋪著地毯,現在也要重做,跟新的地板一樣的材料,一樣的顏色。

底座施工完畢,先放旁邊。這裡原本是沙發茶几的交誼區,因為以前颱風造成三爺宮溪大漲,溪水外溢淹了進來,這些木頭傢俱曾經泡水,就趁這次施工修繕,淹水的傢俱就交給市政府清潔隊收走。

防水施作很多層以後,等到全乾了,就進入地板施工階段。這個程序建立以後,B區的進度也是一樣,還是要將佛像、壇城桌包裝搬動到紅地板區,再將紅地板區全部封起來,避免B區打除地磚過程中,產生的粉塵飄進來。

所以現在已經將紅地板全部鋪設完畢,這個區域最後一個動作,就是讓油漆廠商進入,把左邊牆面、蓮花童子壇城桌重新漆過。接著,就要開始B區的修繕進度了。

所有的工程,一步步來,按照原本計畫的程序,再配合實際情況,彈性的微幅調整,一切自然而然就做好了。

2022整修紀錄之4:幸好只是潮濕

感謝師尊的加持與教導
感謝大家的護持
幸好,只是濕氣重了些,不是地下水冒上地面…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
上圖就是馮師兄請工班使用電鑽在他認為有需要的地點,用力的鑽探下去,挖了個洞,直透水泥RC層。

果然,地磚掀起後,看得到更多徵象,大家才能圍著這些徵象開始討論,並且研究出適合的方法。

剛開始,水氣一直緩慢地向上冒出,有的地方看起來像是肉眼可見的水漬反光,有的地方開始暈染一片片、一塊塊的水痕區域。

馮師兄有豐富的經驗,看到就了解,把上面的地磚打開,水就從壓力大的地方排出,往壓力小的、壓力出口的地方滲透出來。

這時候要觀察的重點,在於這一波水氣潮濕出來了,後續呢?還有沒有持續供給濕氣呢?還是出來接觸空氣後,逐漸蒸發散逸在空氣中呢?放著吹風乾燥幾天後,大家又聚在一起,看現場討論該怎麼做。

至少看得出來,水氣潮濕已經幾乎消失。

我們研究了許久,也找了專業防水工程的廠商來到現場,觀察數日,大家得到的一致結論就是,應該還是雨水從四方牆壁落下後,沿著房屋的界線,滲透進入地底。受制於筏式基礎工法的限制,大部分已經被鎮壓在基礎層,如果再過幾天沒有下雨的時候,而且用了多支工業用風扇,通風良好,順利乾燥完成,那麼,底下這一個厚度超過十公分以上的水泥層就還有發揮效果,可以保留,不必重新挖起來,挖到RC層。

至於外牆還是要再做一次全面的防水處理,至少讓雨水可以匯集,容易掉落在外牆之外的土地。我們不能挖開沿著牆壁的土地,一直挖到地下筏式基礎的邊緣,去重做一次防水,那樣不是工程浩大的問題,而是旁邊地主不會同意這樣做。

那麼只能重新把外牆的防水再重做一次,而且用更厚實的工法,讓以後的雨水可以滑順的落入旁邊的土地,減少落入本棟建物的地基。

至於裡面,我們交由專業防水工程的師傅們決定,究竟是要刷上多少層,要用什麼樣的防水材料,才能達到我們的理想效果,就是不會再有新的水氣、濕氣,從地下冒出來,影響了後面要鋪設的地磚。

原本預計刷一天的工程,防水師傅們看了情況,覺得不保險,隔天再來加強,多刷兩輪。

防水做好也抹平之後,剛好可以作為這次地磚爆裂與修繕平整的對照,我就拍了這張照片。

我可不想修繕鋪好地磚,幾年之後,水氣上來,經過天寒地凍的寒流,以及熱到三十六度的高溫,讓這些水氣潮濕一直熱脹冷縮,多次多年下來,再度發生地磚爆炸的慘事。

希望這一次在各方協力合作之下,至少能使用個二、三十年,甚至更久年限以上。

(原本地磚才撐了十年不到啊!)

等防水乾了,就可以鋪設地磚。
(待續)

2022整修紀錄之3:濕氣啊…

感謝師尊的加持與教導
感謝大家的護持
照片是拿掉一樓紅地毯後的「底部」,中間有不少深色痕跡,那就是溼氣…
********************

原本一樓壇城前面的紅地毯拿掉了,工班進場打掉了這個區域的地磚,相關建材廢棄物處理到外面,我們開始討論下一步。

要不要把這層厚厚的底部水泥層全部打掉呢?這是一開始開會討論的步驟,如果這一層估計十公分的水泥層不堪使用,必須全部打掉,整個工期會拖更久,甚至一個區域要做四個月,兩個區域就施作八個月。

馮師兄請工班打一個洞,直透RC層,這一段十公分以上的洞,他說看到了很多,也確定了這一層水泥層不用打掉,可以繼續使用。

不過,我們都注意到了,似乎過於潮濕。

這個潮濕問題由來已久。

上圖是其中一塊有明顯潮溼痕跡的地方,我們檢視的時候,遇到五月份的梅雨,那種連續下好幾天的雨水,濕氣是必然的,只是這是短暫現象還是真的有地下水脈?

水,到底哪來的?

大願學會的旁邊是高速公路與三爺公溪。很久很久以前,沒有高速公路的時候,這裡是溪流氾濫區,每年雨季颱風季都會溪水暴漲,淹沒兩岸,當然這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了。

而後,溪流改道更偏東一些,又偏東一些,這裡受到溪水氾濫的沖積,累積一層可以種植農作物的肥沃泥土,這個區域「虎尾寮」又是平地,就變成了沿著坡度、由西向東到三爺公溪開墾的農作稻田區。

再後來,高速公路興建,三爺公溪兩岸建起堤防,經常性的氾濫沒了,剩下宣洩不掉的超大雨量才有的積淹水,對於種植水稻的稻田來說,這沒什麼,於是這個區域越靠近高速公路、三爺公溪的平地,就在地下累積更多的地下水。

即使政府重劃後,本來的土地切割成四方形,土壤還是那些沒變。

本來就是富含水分的土壤,加上這幾天持續降雨,我們決定等一等,看看這些水痕會不會由底向上出來,慢慢消失,還是,不增不減?

幸好,在我們檢視、討論的時候,馮師兄發現水份減少了,那種潮濕的痕跡,數量逐漸減少,範圍逐漸變小,一段時間後,更是明顯。

大家都鬆了一口氣。

我們討論過建築工法,這些水氣應該是雨季帶來的,我們旁邊都是素地,雨水很自然從牆壁滑落,然後逐漸滲透到地下,才得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從底下向上發散。

觀察幾天後,更是證實這個假設。

最後決定,保留這層水泥層,多加一個步驟,請去年幫我們做防水工程的公司來看,這個區域要怎麼做防水工程。

我們希望打底打厚實一些,因為日後上面還要鋪設耐磨地板,使用年限更久遠。防水公司來看過,建議除了內部要做,外牆也要做。

這又是下一段的故事了…
(這段過程中,馮師兄與我有相仿的經歷,我的媽媽過世了,我們都同時經歷公私兩忙的過程)

2022整修紀錄之2:一毯遮三醜

感謝師尊的加持與教導
感謝大家的護持
從地板反射的光影,可以看出地板多處已經隆起,以至於反射光線出現不對稱的歪斜情況
*********************

前文「不再如麻」提到修繕、整理好了弱電箱,接下來就是一樓地板的整修。

其實,幾乎是同步進行,而不是一先一後。

弱電在樓梯間,或者天花板,跟地板可以一起做,只不過一切都要看各家廠商的時間。

我覺得,「自己動手樂趣多」,這是沒錯的。若是這件事情沒有專業需求,包括專業證照,自己可以隨手就做好。若是需要專業能力才能做好,我也只能等,配合專業人士,免得自己越幫越忙。

自己動手樂趣多,還是要看事情的情況與場合。

原本的一樓壇城前面鋪設了紅地毯,十年後,顏色也變了,我們眼睛看上去,實在不知道底下是怎麼一回事,一塊地毯遮住一切,不管底下破裂成什麼樣,有地毯在,看不到。

其實,從上面的圖片可以猜測,地毯有一格一格的痕跡,底下可能有什麼,加上走在上面,可以感到似乎不平整,總有「喀滋」的聲音。

可是一切都要等地毯掀起,才看得清楚,原來很大一片區域都已經破了。

上面圖片是明顯的破裂區域,其實,整個紅地毯區裡面,超過五分之四的地磚都已經破裂了。

在整修弱電箱的那段期間,專業打包人士來幫忙處了這些包裝事情。這是我們與專業人士開會討論後,決定了幾個步驟,才會在上一篇「不再如麻」的結尾,寫了從「包裝」開始。

第一步驟就是把所有的佛像壇城都包裹封裝好,我們才能讓工程人員進來,挖起所有的地磚,探查地磚下的水泥鋪設情況,再來決定要不要刨除舊的水泥、新水泥重鋪與鋪平,還是可以直接鋪磚。

打包,包裹封裝也是一門學問,在打掉地磚的時候,任何一絲縫隙,粉塵都會飛進去,造成日後清理上的大麻煩,所以在一開始計畫要打掉重鋪的時候,就擬定先打包好一切。

如果一次施工不分區,我們必須租倉庫,還要動用大車搬運。擔心造成損壞,也不知道附近哪裡可以租用短期倉庫,最後決定,在有限的空間裡,分區輪流施作。

現在先把不做的部分全部封裝起來,等待第一區(A區)做完,再把全部的佛像壇城搬到做好的A區,才來進行第二區B區。也就是說,整個地板整修分成兩區來施工,這是我們開會討論的結論。

打包封裝後,台灣的密教總會理事長蓮東上師與秘書長王醴教授來訪,我們只能很抱歉的跟他們說,現在一切都打包封裝了,實在招待不周,沒有地方坐,連冷氣、飲水機都封裝了。

他們看到我們這個狀況,都能理解體諒,目前實在沒辦法多做什麼,只能先把修繕完成,才能開放以及承接活動。

包裝完畢,再來就是地磚打掉的工程,那幾天整間都是電鑽、切割機所產生的巨大噪音與灰矇矇的粉塵。就像地毯掀開才知道地磚爆裂情況多嚴重,地磚打掉才知道底下的水泥、RC結構有沒有問題,是否需要刨除那一層5到7公分厚的水泥層。

最好情況就是可以繼續利用,不需刨除這個水泥層。

最壞情況就是水泥層不平整,有許多孔洞,那就需要刨除後,重新鋪設,這樣施工期間又會延長很久。

一切還是等地磚打開後再來討論了。

(後續分享)

2022整修紀錄之1:不再如麻

感謝師尊的加持與教導
感謝大家的護持
照片是大願學會二樓露台的木橘樹(其一長得很好),另一棵正在從掉光葉子後重生中(與它的象徵者同)
*****************

有句成語說「國事如麻」,用「麻」來形容國家大事煩多且繁雜。

或者,形容事情很多且混亂,也有「紛亂如麻」,用麻繩來形容交錯雜亂這種一團混亂的情況。

事實上,過去一個多月,我們已經解決一個如亂麻般的修繕,就是弱電箱。

說如同亂成一團的麻繩,還真的不過度。真的就是亂成一團,從一樓開始到五樓,而且,一樓還有很多線路散落在機房的地上。

坦白說,看了真的很難過。過去這個工作不是我的,不便說什麼,說了也沒用,別人不一定聽。

現在人少,工作都要分擔分享,這次蓮質法師跟我決定,直接找專人來解決。

剛好上次三月初,全台灣大停電,復電後,我們的弱電系統出了狀況,找了專業廠商來檢修,打開一看,大家都嚇了一跳。

舉例來說,上圖是二樓的弱電箱,廠商跟我們看了大呼受不了。三樓更嚴重,全部都混綁一起,至少六種系統(包括電話總機、網路等)全部綁在一起,哪裡出問題,還真的需要一條條線重新排查。

裡面的種種線路細節就不分享了,全部混綁在一起,看得很吃力。

修繕就是這樣,一件件來,先解決眼前故障的系統,再去檢驗其他系統,直到全部系統都分開釐清,最後再來整理,梳理清楚。

這次工程分成兩個階段,修繕加上整理,一個階段都需要五到七個工作天,所以,一直到上個星期才全部完工,至少以後都不用擔心五層樓的五個弱電箱了。

上圖是整理好的二樓弱電箱,兩相對照之下,還真的乾淨清爽多了。

修繕整理後,原本越亂的樓層弱電箱,現在看起來越是舒服。

從去年開始,陸續完工的修繕工程,包括頂樓的防水隔熱修繕,供水系統也重整好了,現在加上弱電系統,又解決一個問題。

現在還剩下的,才是大工程。

接下來,即將開始的一樓地板的修繕,先從包裝開始…

一樓地板的情況不是亂如麻,而是亂如一鍋粥(系列之二:「一毯遮三醜」)。

(後續分享)

四月21日咕嚕咕咧佛母護摩

image description

感謝師尊的加持與教導
感謝大家的護持
圖片來自網路

拜託大家,多多報名,踴躍贊助,幫助大願學會這次修繕能夠有足夠的善款來支付,感謝大家。

******************

上次舉行咕嚕咕咧佛母護摩,已經是兩、三年以前的事情了。

那時候疫情剛起,三年後的現在(撰寫通告此刻),全世界累計感染人數已經將近五億!

不過,看起來,假若沒有新的、更厲害的變種病毒出現,或者,新的變種病毒的毒性、傳染力、致死力沒有比Omicron更高,又或者人與動物之間沒有跨物種的交互傳染,可以大膽的說,這場大瘟疫的曙光的確在今年會出現。

全世界慢慢地恢復正常生活,工作、讀書、人際往來都在打了三劑、四劑新冠疫苗之後,逐漸在身體內形成抗體,對於入侵的新冠病毒,即使染疫,也確實大事化小,小事化無。

對於整個世界前景,的確是好消息。而我們必須「超前部署」,為了「後新冠疫情時代」而考量,所以,在過年期間得到的指示,今年在高王觀世音菩薩護摩後,將有咕嚕咕咧佛母、妙音佛母、不動明王這三尊先開始。因此,大願學會將在四月21日開始這一場讓大家公開報名的護摩,主尊就是大敬愛尊「咕嚕咕咧佛母」。

在我修持內法的路上,受到咕嚕咕咧佛母的恩惠很多,很久以前,我在網誌上寫過,禪定中見到並且合一,那一剎那,台南永康發生了地震(我住在永康),震度規模4。就是那麼「轟」的大地震動聲音,整個大地晃動了一下,沒有災情,也沒有後續。這幾年手術治療「甲狀腺癌」、以及養病期間,咕嚕咕咧佛母更是多次出現,幫助我逐漸恢復健康(非常感謝)。

(當然還有根本上師、阿彌陀佛、瑪哈嘎拉等諸尊的加持與救助,蓮耶更是感激涕零)

(許多同門對於醫藥費用的支持與佈施,讓我可以維持基本以上的醫療與營養補充,蓮耶銘感在心)

(另一次大地震動,是我跟「新大願」的建商說,根本上師交代大門要開在這個方位,早上十點多,我右手劍指比在平面圖上,台南立刻地震,規模好像是5)

這些年看到許多社會新聞的報導,我發現許多人在人際關係、家庭敬愛、男女和合,都有不少問題,因此,遵照大敬愛尊「咕嚕咕咧佛母」的指示,希望幫助有緣的善信大德,增長敬愛和合之良緣。

許多因為渴求敬愛而去供奉「咕嚕咕咧佛母金身或法相」、唸誦「咕嚕咕咧佛母心咒」、修持「咕嚕咕咧佛母大敬愛法」,以及修習「十方發射法」的各位師兄姐,我希望這場護摩火供,可以幫助大家「掃除」阻礙敬愛的因素,「改善」缺乏敬愛的困難,「加強」微小、殘破的敬愛成為廣大圓滿的敬愛。

也就是說,只要您們報名就是有緣,有緣大眾在報名後,請務必保持「寬廣的心胸」,盡量警醒自己,「不要嫉妒」,「不要生氣」,「不要吝嗇」,這樣一定可以達成「掃除、改善、加強」的三個目的。

(嫉妒、生氣、吝嗇都是讓我們遠離大敬愛尊「咕嚕咕咧佛母」加持的負面能量)

相關線上刷卡贊助已經打開了,請參考連結:
http://www.dayuan.org/shop/index.php?cPath=7

四月21日咕嚕咕咧佛母專壇護摩報名表.doc:
https://docs.google.com/document/d/18ZwFx_DZ4bQrE3–FjwGU957iJ4nBM-2/edit?usp=sharing&ouid=106862866374343532199&rtpof=true&sd=true

四月21日咕嚕咕咧佛母專壇護摩主祈報名表.doc:
https://docs.google.com/document/d/1f4GNxvk1Mcn1VEBuj18c_OYjLW2CiLce/edit?usp=sharing&ouid=106862866374343532199&rtpof=true&sd=true

其他贊助管道,請參見:https://silentkeeper.pixnet.net/blog/post/238973927

填寫完畢之後,請回傳給大願學會報名,工作人員會為大家辦好相關手續。

大願學會的聯絡方法:
地址:台南市東區裕敬五街55號
電話:886-6-3311658
傳真:886-6-3319670
電郵:dayuanstaff@gmail.com

這次是單純的火供,不是法會,沒有灌頂,如果大家想增長與大敬愛尊「咕嚕咕咧佛母」之間的緣分,可以多持念大敬愛尊「咕嚕咕咧佛母」的心咒,或修持根本上師所傳之大敬愛尊「咕嚕咕咧佛母」念誦法,相信都有很好的感應覺受;對於大家修「十方發射大敬愛法」,只要如法佈壇,一定有很大的助益。

由於台灣的疫情再次嚴峻,不明感染源甚多。這次護摩我們仍然採取相對嚴格的措施,沒有開放讓各位來參加,請不要到現場來。同時,最近想來大願學會辦理報名手續的師兄師姐,麻煩將表格投入信箱,不便之處,請大家多多包涵。

或者,儘量使用傳真、電子郵件,直接放在大願學會的信箱也可以,不一定要面對面交付報名表。至於報名費用,歡迎透過線上刷卡、銀行轉帳、郵局劃撥、信用卡授權書等方式。

(贊助管道,請參見:https://silentkeeper.pixnet.net/blog/post/238973927

現在我們正在整修一樓地磚,以及全棟的弱電箱、弱電系統,相關修繕經費非常拮据,只能依靠最近一場又一場的火供收入,來應付未來至少六個月的工期。

拜託大家,多多報名,踴躍贊助,幫助大願學會這次修繕能夠有足夠的善款來支付,感謝大家。

假如大家願意幫忙贊助修繕善款,歡迎多多捐贈此次火供的報名費。我們一樣準備了極為豐富的供品,與大家一起向大敬愛尊「咕嚕咕咧佛母」獻上廣大供養。並且,扣除供品與必要費用,這次火供的善款,將支付大願學會最近的弱電箱、弱電系統、一樓地磚的整修費用,歡迎大家報名,隨喜贊助,阿彌陀佛!

感謝大家的關心與發心,我們一起為自己所愛的人、愛自己的人,在全球第四波疫情還在蔓延的期間,向咕嚕咕咧佛母獻上廣大的供養,祈禱我們大家都能免於瘟疫的傷害,所求皆得圓滿,平安渡過黎明前的黑暗,廣植福田,共沐佛光。

三月24日高王觀世音菩薩護摩

image description

感謝師尊的加持與教導
感謝大家的護持
圖片來自網路
大願學會二樓就是師尊題字的高王觀音殿,這是我們第一次的高王觀世音菩薩火供,歡迎大家報名,贊助供品。
****************

在年度首祭「象神護摩」之後,大願學會開始接下來一整年、一系列的祈福護摩,包括不公開的護摩、為了個別私人或家族舉行的護摩,還有接受大家報名的公開護摩。

今年第一場可以接受大眾報名、贊助供品的第一場公開護摩,主尊就是從去年已經決定的高王觀世音菩薩。我們真佛弟子熟知的「高王觀世音真經」(簡稱高王經)是一本很特別的「夢授經」,經書主尊就是高王觀世音菩薩。

這次是大願學會成立十二年多以來,第一次舉行高王觀世音菩薩的護摩,我們將以廣大豐富的供品,供養高王觀世音菩薩,熱誠邀請各位師兄師姐與我們一起來完成這次的大供養。

在真佛傳承的密法中,不必皈依,任何人都可以唸誦,沒有限制範圍的經典,就是高王經,許多師兄師姐在還沒皈依之前,接觸真佛密法的第一本經典,往往也是高王經。(大多數人接觸真佛傳承的第一本書,是師尊文集其中一本)

就算近代的「大正藏」將「高王經」列入「疑偽部」,卻也不能掩蓋其光芒,高王經最令人尊崇的,就是「靈驗」二字。舉凡所有與業障清除、止息災難、增長智慧與福份、佈施冤親債主,利益自己與一切眾生,都可以盡力多唸誦高王經。(放入疑偽部,理由是這本經不是釋迦牟尼親口說,但是影響巨大,又不能當不存在,只能歸類於此)

如此靈驗的高王經,就是高王觀世音菩薩的偉大願力所致!

真佛傳承又是「特別特別特別」(很重要,說三次)推崇高王經與高王觀世音菩薩,不論是否從西夏黨項族延續的傳統,種種「靈驗」的故事,就讓真佛弟子心中無限尊敬高王經,並且列入每日必修的經典中。

此外,「高王經」也是向外推廣真佛密法的優質介面,人生苦短,各種生老病死的經歷不斷,高王經就是弟子們很重要的心靈依歸。真佛密法的許多法門都需要皈依後才能唸誦修持,唯獨高王經不用,成為許多人從一般人變成皈依弟子的關鍵。

任何人都可以唸誦與供奉「高王經」、高王觀世音菩薩。一般佈置壇城需要佛法僧三寶,其中「法寶」這一項,最基本可以供奉「高王經」。真佛弟子助印經書時,「真實佛法席災賜福經」(簡稱真佛經)常常跟高王經印在一起,一次供奉兩本,殊勝又方便。許多沒皈依的社會大眾來問事,需要念經迴向消除業障時,往往就是建議多念高王經。

尤其是「高王經」還有一個特色,就是唸誦滿一千遍,就可以許一個願望,不論是迴向給自己、陽間的人,或者想超度亡者都非常有效(特別是清明節超度),這就是高王觀世音菩薩的殊勝願力,才有這樣的經咒大力。

原則上,任何祈願都可以唸誦高王經。我個人的習慣是這樣,先觀察有沒有涉及冤親債主,如果有,以唸誦高王經為優先,如果無,可以唸誦真佛經。(真佛經也有極特別的地方,例如經文後提到的幾項世間事情,唸誦真佛經必有奇效)

高王經裡面全部都是佛菩薩的名號,以及高王觀世音菩薩的誓願,唸誦一遍的長度,在三分半到五分鐘之間,隨著熟練程度有所不同。唸經不必皈依才能唸,如果想修持「高王觀世音菩薩本尊法」,那是真佛傳承不共密法,只有皈依弟子可以修法。這點還是不一樣,須對大眾說明清楚。

以下是相關報名表格的連結,歡迎下載填寫報名或主祈,幫助大願學會可以準備更廣大的供品,一起供養殊勝的高王觀世音菩薩。

這是報名表格連結處:

https://docs.google.com/document/d/1OJmUGwVohLOgr53WXyAM1LiYxhcRskVd/edit?usp=sharing&ouid=106862866374343532199&rtpof=true&sd=true

這是主祈表格連結處:

https://docs.google.com/document/d/1f8rQqSvDiGeYw5rjfuV9C8NlDSqa-Y5V/edit?usp=sharing&ouid=106862866374343532199&rtpof=true&sd=true

這是線上刷卡贊助的連結:

https://www.dayuan.org/shop/index.php?cPath=7

這是其他贊助管道的文章網址:https://silentkeeper.pixnet.net/blog/post/238973927

http://silentkeeper.pixnet.net/blog/post/238973927

填寫完畢之後,請回傳給大願學會報名,工作人員會為大家辦好相關手續。

因為我們的網站使用將近十三年,程式碼太舊了,更新有困難,無法跟上當前新穎的瀏覽器,往往看到了大家的贊助金額,卻不一定看得到贊助的項目。

麻煩各位在刷卡贊助後,務必寫電郵給大願學會,告訴我們您的贊助項目是什麼,我們才能夠進一步確認相關項目,不便之處,敬請見諒。

我們也將在未來一年內,完成全新的網站,請大家拭目以待,感謝您們的護持,阿彌陀佛!

大願學會的聯絡方法:

地址:台南市東區裕敬五街55號
電話:886-6-3311658
傳真:886-6-3319670
電郵:dayuanstaff@gmail.com(這是專門接受報名的電郵)

這次是單純的火供,不是法會,沒有灌頂,如果大家想增長與高王觀世音菩薩之間的緣分,可以多持念高王經和高王觀世音菩薩的心咒,或修持根本上師所傳之高王觀世音菩薩念誦法,相信都有很好的感應覺受。

由於台灣的疫情有些撲朔迷離,這次護摩我們仍然採取相對嚴格的措施,沒有開放讓各位來參加,請不要到現場來。同時,最近想來大願學會辦理報名手續的師兄師姐,麻煩將表格投入信箱,不便之處,請大家多多包涵。

或者,儘量使用傳真、電子郵件,直接放在大願學會的信箱也可以,不一定要面對面交付報名表。至於報名費用,歡迎透過線上刷卡、銀行轉帳、郵局劃撥、信用卡授權書等方式。

(贊助管道,請參見:https://silentkeeper.pixnet.net/blog/post/238973927

感謝大家的關心與發心,我們一起為自己所愛的人、愛自己的人,在全球第四波疫情還在蔓延的期間,向高王觀世音菩薩獻上廣大的供養,祈禱我們大家都能免於瘟疫的傷害,所求皆得圓滿,平安渡過黎明前的黑暗,廣植福田,共沐佛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