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生為何

感謝師尊的加持與教導
感謝大家的護持
圖片不是這次住的醫院
就像又熬過了一個生死關頭湯的食材
打針後恍惚的囈語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
醫院真是修行的好地方,病房更是很好的閉關房。

每次進去跟出來,就像看了自己跟別人的人生。

時間還沒到,又一次出來了。一邊走,一邊冥想,看著心輪。

聽到哭聲,原來是⋯

哲學上有很多經典問題,例如「人為什麼出生?」

當年的悉達多太子,偷溜出來,看到四方四城門的黎民,生老病死,回宮後輾轉反側。

為什麼有生?為什麼會老?為什麼得病?為什麼非死不可?

人,到底生來做什麼?怎麼解決這個生老病死?

於是跟更早以前的賢哲一樣,不分種族時代年紀,又一個人踏上尋找答案與解決方案的旅程。

其中,以單一的生命歷程,病最棘手。(事實上,輪迴才是真正難解習題)

目前以哲學家的思維,「人出生就是為了死亡」,還算是比較滿意的解釋。

回到生老病死的人生,普遍是「我不記得的時候,被生了出來;我還沒注意,二十年、三十年後已經老了;甚至不願意的時候,就突然死了。」

沒人願意莫名其妙的生老死。當然,病也是一樣,莫名其妙的來,沒人願意就這樣病了。

簡單一點的病,也就算了。如果是需要復健的病,過程很痛苦,有時候還痛到哭了,慘叫、哀嚎都是常有的。

還記得當年在成大醫院外科門診拔右手鋼釘的影片嗎?我是真的痛到叫出來,醫生用詼諧的方式,擾亂注意力,這是一種心理作用,讓病人轉移「神經作用」,但是痛還是痛,忍耐不了就忍耐不了。

那麼,復健還要做嗎?針還要打嗎?藥還要吃嗎?那麼多的檢查,還要再繼續定期做嗎?

我知道很多人一開始都不會放棄,隨著時間過去,越來越老,而且更難恢復,更難進步,任何針藥復健治療,只有短暫的一時效果,人就慢慢的放棄了。

放棄了,也不是壞事,畢竟治療總是要用掉很多時間跟資源,錢是一種資源,家人的照顧陪伴也是資源,而且,照顧病人的家人,也會老,身體變差,一樣就生病了。

想一想,這個世界的生命,大概就是這樣過去了。繼續或放棄,都是個人的選擇,為了家人,可以繼續,可以放棄。

繼續,沒有多麽勇敢;放棄,也不是膽怯。想清楚自己選擇之後,不會後悔,這樣就好。

任何的選擇,一段時間後,結果自然出現。這時候可以反躬自省,問自己一個問題就知道了。

假如,重新再選擇一次,是不是不會後悔當初的選擇呢?

我們都不知道未來如何,只能針對已經出現、存在的情況,重新檢討反省自己。

人生就是這樣檢討反省,學到教訓,不要再做自己可能後悔的事。

而且,這個過程也是盡力想清楚,拿出紙筆寫下來(電腦也行),只要讓自己在想法、言行不再後悔,這就是進步,是一種修行。

如同學校考試,下次比前次進步,哪怕只多幾分,這個反思與進步的過程,就是修行(不分宗教或信仰的種類及有無)。

回到人生問題,「人為什麼出生」,也許,「修行」是一個不錯的答案。

病得多次接近死亡,就是修行,別人信不信,先自己熬過每一次的生死關頭吧!

(學習、成長、受刑、贖罪等,都是類似的答案,看倌自己選擇吧!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