苦行

感謝師尊的加持與教導
感謝大家的護持
不論時空變幻,人間的苦是眼前可見的
本文寫作靈感,來自前陣子住院期間,蘇師兄遠端維修「持靜者」,溝通的內容之一。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
時代變了,有些事情本質不變,稍微改變一下描述即可。

例如苦行,這個詞在印度的「古代神劇」,就是「天人」(包括阿素洛)自我折磨身心,動輒百年、千年、萬年不等,讓自己處在「身心摧折」、「苦無休」的狀態下,依舊堅持專注於禪修、念咒,讚頌,然後與祈禱的天神對象「感應道交」,從而獲得滿願、指導或賜福。

以至於現在的印度,看到不少苦行僧,依舊是這樣折磨自己,錘鍊身心(其實人類壽命太短,意義不大)。但是,今日已經不如往昔,人命不到百年,加上天地相隔,似乎應該改變一下苦行的「操作型定義」。

加入兩個字就對了。

也就是「請佛住世祈願文」的內文,介於「身心摧折」與「苦無休」中間的「輪迴」二字。

如果不看中間「輪迴」二字,就是單指「一世」的生死,身心真的受到很大的摧折,而且這種苦一直到死都不會停止。

中間加上「輪迴」二字,意義大不相同了,更加深遠了。

「輪迴」,才是「連續」每一世「都不停」、最苦的事情。

在此,苦就不只是痛苦、悲傷之類的意思,而是只要還在不由自主的生死輪迴,這個現象就是「苦」。

在「身心摧折」、「輪迴」、「苦無休」的狀態中,從一世的生死,到多世的生死「輪迴」,拼命修行,藉著「三摩地」(通稱不細分)這個舟筏車乘,到達「時間維度固定」的無死無生。

想解決輪迴的問題,先得從這一世、這一刻開始,然後持續拼命努力修行,恆在三摩地中,「24小時保持禪定狀態」。這一刻都沒有開始,怎麼解決這一世的生死問題呢?怎麼解決輪迴的問題呢?

這是一個生命從時間的小尺度(這一刻),一直到中尺度(這一世)、大尺度(輪迴)的嚴肅問題。

所以回到苦行,改變一下描述,不是對自己身心的虐待,而是認清世界真相。「我」的存在,就是「苦」的無形具象化;「世界」的「存在」,就是「苦」的具象化。

苦行,其實是「苦中修行」,在這個「我」修行,在這個「物質身」修行,在人生八苦中修行,在輪迴之苦中修行。

(佛陀提出四聖諦、十二因緣這兩種修行方法,一個解決一世的苦,一個解決持續輪迴的苦)

原則上,生老死,是物質身的自然現象,不在我們可掌控範圍,也是從旁邊刺激我們、督促我們拼命三摩地的好幫手(另外四個苦也一樣,暫且不表)。

生病很不舒服,甚至會覺得疼痛、疲倦、辛苦。「病」本來就是「苦」,病苦也是苦,苦中修行,就是苦行;生病中能夠保持三摩地,藉著病苦的修行就有意義,這就成了「苦行」。

這個身體破敗不堪,到處是病,在還有一口氣的時候,不修行要做什麼?不三摩地要做什麼?更何況,三摩地是開始,後面才是真正修行。

「病苦三摩地」不是為了苦行而苦行,不是為了吸引人注意才苦行。而且,我的經驗是不得不在病中拼命修三摩地,不然很痛苦,沒有三摩地根本撐不住。不論是醒或睡,生活或工作,昏睡或做夢,都是一樣的三摩地。

我媽媽過世的時候,那是親人「死亡」的苦(死苦),我也會難過,這時候我超過50歲,懂得修行,保持三摩地,可以讓自己有如旁觀者看著這種難過。

我爸爸過世的時候,我才八歲,不懂修行,沒有三摩地,大腦對待這種事情,自保機制就讓爸爸的「死苦」沈入大腦角落,盡量不連通神經生物電,做出遺忘的假象。萬一生物電連結的時候,也就是想起來了,自保機制出現,迴避這件事情。

凡是在生命歷程中出現過的,必定留下紀錄,只是大腦做出選擇記憶或瞬間遺忘暫時遺忘、逐漸遺忘而已(遺忘也是大腦的自保機制)。

三摩地的功夫到了,自然會擺脫大腦的影響,就算大腦製造出情緒,自己仍然很清醒,隨時可以跳出來,成為旁觀者。

旁觀者就不會被大腦帶著走,不會做傻事,因為看到那是傻事,明明知道就不會去行動。

當觀修心輪的功夫深了,心輪的指引就越來越清晰,照著心輪去做就可以。修完心輪之後,就是養成新習慣,換掉聽從大腦指令的習慣,甚至去開發大腦裡面那個已經退化的腺體「松果體」(這又是另一個主題,暫且不表)。

不要猜測,不去評價,不再思考,單純的看著心裡面的指引,就像一個旁觀者,看著,知道這是什麼意思,然後就照著做。

結果是什麼就是什麼,該怎麼做就怎麼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