官方的五十

感謝師尊的加持與教導
感謝大家的護持
五十感懷吧…
據說,這張照片是從月球上拍攝地球的樣子!
**********************

謝謝大家的生日祝福,感謝再感謝,迴向給各位,一切吉祥。

我已經十幾、二十年沒有過生日,沒有生日禮物。一般人會趁生日時機買禮物犒賞自己,我是修行人,身無長物,唯一犒賞自己的方式就是禪修,不間斷的禪修。

現在母親往生摩醯首羅天,心中的掛念放下了。這個身體是父母所賜,早年往生的父親,我幫不上忙,也到了兜率天去學習唯識;生身父母都有各自的緣分,回到以前出發的地方。

作為兒子,在母(父)難日這天,想為兩老做什麼,就去禪定吧!

結束的時候,合掌感謝他們兩位願意當我的父母,他們現在也無憾了。

前面提到許多人生日犒賞自己,我沒有蓄財,生病買藥治病幾乎都是大家的供養。如果沒有資糧買藥治病,就去禪定,至少禪定中沒有影響,不受病痛糾纏。

從一個年所得將近兩百萬台幣的大學教授、企管顧問、暢銷書作家,變成這樣,當年已經有心理準備,就算病痛纏身到了最後一刻,我修過師尊傳授的破瓦傳承,未來可以破瓦離開。

為了出家修行,我做了兩年多的準備,包括跟隨無家可歸者一段時間;有一餐、沒一餐的餓肚子,也體驗一陣子;沒有空間躺下,只能坐著禪修不倒單,也超過一個月。

我盡力去找各種古代印度沙門的記錄,在現代社會複製行為,看看自己在那樣惡劣的情況下,能不能活下去,並依舊專注於禪修。這些對於真正剃髮之後的生活,當然有些差異,還是讓自己變得準備更充分。

我名下所有的財產,就剩下八歲父親過世留給我的遺產,在嘉義的老家,過去是媽媽養老的地方,現在即將賣掉。最終,還是如同最初,出生什麼都沒有帶來,死亡也沒有帶走什麼。

清清白白的來,清清白白的走。

不管動產還是不動產,我都沒有。錢,更是眼前夠用而已。

現在吃飯很簡單,十個水餃就夠了,或者一碗麻醬麵,有時候一個排骨便當、雞腿便當就是很好的加菜,如果還能多一個蛋,那就非常感恩。

現在住在大願學會的宿舍,簡樸踏實的環境,可以讀書禪修,非常適合修行人的生活水準,沒什麼好要求的。

衣服就是穿過去十年大家供養的喇嘛裝,裡面的內襯破了,就一直等到真的在穿脫都破再買新的,破舊不堪使用的舊衣,還可以當抹布使用,多種用途,很好。

我沒有車,不論腳踏車、機車或汽車,都沒有這些動產,代步工具是大願學會的公務車,十年老車,依照規定,半年定期保養,確實很好的工具。

修行的生活沒有其他娛樂,就是讀書和禪修,越來越少上網,沒有安裝「第四台」可以看,電視是搭配保全系統,照顧大願學會最重要。

今天開始,在醫院、政府的記錄上,我正式跨過官方認定的50歲,所以被通知要做糞便潛血檢驗,這是國健署安排給50歲以上男性的大腸癌免費癌症篩檢。

不年輕也不老的自己,孑然一身,兩袖清風。

簡單。

謝謝大家。

祝福大家。

讓大腦安靜

感謝師尊的加持與教導
感謝大家的護持
圖片是供佛的花
******************

禪修的目的是有階段性的,有次第性的。

至少,一定要先得定。

就是大腦裡面,有如平靜的大海,任何一點念頭波浪起落,看得清清楚楚,不受牽引。

甚至,產生專注力,從中升起慈悲、智慧與願力,增長對於無我的認識。

這是最基本的目的。

後面還有,得慧,獲得與佛相同的般若,看見本來就在那的佛性。

這些就是看那看不到的事物,聽那聽不到的聲音,感覺那感覺不到的玄妙。

師尊在2007年把我從地獄門口救回來,教很多禪修法門,至今十五年訓練下來,數息觀、修安那般那念就是又棒又基礎,對未來密法修持有極大幫助的方法。

因為這是佛陀很早就傳授給弟子的法門,記錄在雜阿含經803、810。後來也看過「大安般守意經」(安世高譯)、修行道地經(竺法護譯)、增一阿含經「入出息念」主題等,數息觀真的是很早期的教法,更是容易入手,可以持續精進一輩子的練習。

在我生病那麼多年,疼痛最嚴重的時候,最常使用的就是修呼吸。

整套修煉過程,可以分成四段落,共計十六個動作。光是第一個段落的一開始,就很夠用了,真的熟練後,光是這個動作就足以進入「整個世界安靜了下來」。

第一個段落的一開始,就是「感受吸氣與呼氣,我知道自己在呼吸;知道自己現在正在吸氣,從鼻孔進入身體;知道自己現在正在呼氣,從身體裡面透出鼻孔。」

上述這句話只是提醒自己專注在呼吸,吸氣進入、呼氣出去,有吸氣就有呼氣,兩者本一體,這就是很重要的動作。

接下來有四個步驟:

一、開始吸氣長(比一開始的感受呼吸的吸氣要長一些,不用刻意拉長),然後,專注覺知自己的吸氣變長了。開始呼氣(也比一開始的感受呼氣要長一些),然後專注覺知自己的呼氣變長了。也就是說,我知道自己的吸氣變長了,之後,我也知道自己的呼氣變長了。

二、開始吸氣短(比一開始的感受呼吸的吸氣要短一些,不用刻意縮短),然後,專注覺知自己的吸氣變短了。開始呼氣(也比一開始的感受呼氣要短一些),然後專注覺知自己的呼氣變短了。也就是說,我知道自己的吸氣變短了,之後,我也知道自己的呼氣變短了。

剛才的「我知道自己的吸氣、呼氣變長或變短」,就是專注堅固的「知道」,注意力一直放在吸氣與呼氣,沒有分心過。

三、回到一開始的正常呼吸,不長不短。開始吸氣,我知道自己在吸氣,覺知到自己的吸氣與身體是一體的,注意力放在整個身體。開始呼氣,我知道自己在呼氣,覺知到自已的呼氣與身體是一體的,注意力放在整個身體。

在第三動作中,多做幾次後,會感受到一種微微的酥麻,一種雞皮疙瘩的感覺,體會此時的平靜祥和。

四、開始吸氣,在吸氣從鼻孔進入身體,我感覺到平靜祥和,我讓自己全身獲得平靜祥和。開始呼氣,從氣息呼出離開鼻孔,我也感覺到平靜祥和,讓自己全身也獲得平靜祥和。

透過上述的第一個段落的四個動作,讓自己學習讓身體獲得平靜祥和與輕安,統合自己的身心。

這也是對於自己的身心的療癒方式,藉著專注在呼吸,讓氣息照顧身體,這在未來密法修氣(九節佛風、寶瓶氣、拙火定)都是非常重要的基石。

呼吸,是我們要覺知的對象,當我們的念頭(心)去注意到呼吸的情況,就會看到呼吸影響心,心也在影響呼吸。

呼吸是身體的一部分,是心的一部分。

這個第一段的四個訓練動作,就已經把心、呼吸、身體三者都統合在一起了。

最重要的,自己已經獲得了平靜與安詳。

(有人說,晚上睡前躺著修了呼吸,然後就睡著了。這樣也好,因為睡眠不好的人太多,能睡就能修復大腦與身體,睡眠本就是人體的自癒機制)

(但也不是每次都修去睡著,還是坐著修、站著修比較不會睡著)

(畢竟睡覺不是目的)

不是你的

感謝師尊的加持與教導
感謝大家的護持
照片是禪定的大天,禪定還是要自己修啊…
*********************

我們修「安那般那念」,或者,「看香頭」、「入我觀」、「我入觀」等入三摩地的方法,都是為了一個目的,三摩地。

三摩地是個奇妙的狀態,可以簡單區分成止、觀,也就是奢摩他、毘婆遮那。

中文的「止」、「觀」,當然不能百分百精確地等同於「奢摩他」、「毘婆遮那」,但也很接近了,不需從語言學、文字學上面計較,只需知道就是先能夠讓自己得到「定」,專注專一而不散亂,然後才能進一步得到「觀照」而產生的「正見」,也就是佛慧(般若)。

那些禪修的方法都是技法、技巧、功法,太多了,包括白骨觀都是。

只不過當年佛陀傳授白骨觀,有些弟子門徒比較執著,忘了「白骨觀」是方法道路,不是目的,容易產生厭世的想法。

這樣造成的危險與傷害,讓佛陀趕緊傳授「數息觀」(修安那般那念)的方法。

觀察自己的呼吸,總沒有什麼後患吧?

更何況,在那個時代,大家的共同背景就是婆羅門的修行法門,修氣、修呼吸,正是他們的日常,因此,佛陀讓弟子門徒嘗試修呼吸,並且從呼吸中產生與念住的連結,效果更好。

總沒人對於自己的呼吸有所執著吧?

可是白骨觀會這樣演變,還是有人努力去嘗試(例如我,師尊教過)。如果把過程當目的,誤以為白骨是終點,那就錯了,那是為了解除「執著此身與此生為實有」的方法之一(達成人無我)。

其實,「替代法」、「代受法」也可以解除「執著我」這回事,沒有非要修「白骨觀」不可的道理。

禪修法門那麼多,總有相互支援的修持方式,就像登山一樣,目的是山頂,不是某一條登山路。

而且,路上還有風景,有涼亭,有奇花異草,有帥哥美女。

那些是登山者的目的「山頂」嗎?

當然不是。

抵達山頂之前,總有些中途站可以參照吧?

最容易感覺到的,就是腦海中的各種雜訊逐漸減少。

接著,就是「世界突然安靜了下來」。

因為禪修者關閉了五官五感,自己的世界就剩下大腦,大腦裡面的念頭就像大海的波浪,突然安靜了,成為一片平靜的腦海。

這時候的念,其實很容易就凝聚,如同拿著放大鏡在太陽底下的「聚光」。

寫了這麼多字,這麼多篇,還不如實踐一次。

我的意思是,懂那麼多,看那麼多,何不去實際做看看呢?

常有人興高采烈地來說,今天又聽(看)哪位高僧大德的開示了,「他(她)講得很好,世界第一,口若懸河啊,天花亂墜啊」等等之類的。

是啊,他(她)講得再好,也是他(她)的語言(文字亦同)。

不是你的。

你去聽或看的目的是什麼?

達到你的目的嗎?只是增長見聞嗎?還是想從輪迴中解放呢?

你的實踐成果呢?

或是,只是聽看而已呢?

自己努力了多少呢?

不去做,知道再多,都不是你的啊…

數息觀

感謝師尊的加持與教導
感謝大家的護持
圖片來自網路,一輪漂亮的新月、月牙…
********************

佛經有一個專業名詞,叫做「修安那般那念」,拆解起來,就是「修」、「安那」、「般那」、「念」。

修,就是修習、修持。

安那,就是持來,氣息進入身體,也可以是「入息」。

般那,就是持去,氣息離開身體,也就是說「出息」。

念,就是念、覺知,也是「念住」的「念」,修四念住的念。

幾個名詞結合起來,就是修入息、出息、念住。

仔細思維,修什麼先,什麼後?整個名詞組已經列出。

先修的是,入息與出息;後修的是,念住。

也可以解讀成,藉著修持入息與出息,然後修念住。

在佛經裡,結合「先後」這兩組,還有個名詞,「繫念善學」。

先修得好,並且熟練,再來修後面的。

又可以說,先把入息出息修得熟練之後,再藉著入息出息的修煉,去修(四)念住(或四念處)。

在「雜阿含經」中,修入息出息,「覺知」一切心念的變化與解脫,就可以再加上「觀察」。

觀察什麼?觀察無常、斷、無欲、滅入息、滅出息。

還可以觀察「身念處」、「受念處」、「心念處」、「法念處」。

專注感受自己的身體狀態,感官狀態,讓心念集中專注,達到大腦念頭的安靜(世界突然安靜下來),觀察無常、離貪、滅、捨離,進而超越對身體生命的執著。

持續修持入息與出息,久而久之,專注熟練這個過程,可以圓滿四念住的修行(觀察)。

當然,這個入息出息的修煉,久而久之,專注熟練這個過程,還可以圓滿「苦集滅道」,更可以圓滿「十二因緣」的觀察。

久而久之,專注熟練,這八個字很重要。

因為「定」、「止」(奢摩他)就從此產生了。

有定,就可以加上「觀察」,也就是「觀」、「毗婆奢那」。

從入息出息的呼吸開始,可以達到「止」、「觀」都圓滿。

也就是禪定、入三摩地,都可以從入息出息的訓練開始。

再回到「修安那般那念」這個名詞,意義就是「入出息觀」、「入出息念」。

也就是「數息觀」。

是一種透過觀察呼吸的禪修方法。

什麼是數息觀?「入息出息的觀察」就是數息觀。

息念一體

感謝師尊的加持與教導
感謝大家的護持
圖片是供佛的花
*******************

呼吸是本能,很容易忽略的本能。

吸氣進來,再呼氣出去。

兩個動作,構成「活著」的條件。

訓練吸氣與呼氣,統稱「數息」,除了計算(數)呼吸的次數、每次的長度,直接將注意力放在呼吸,也是數息。

最痛苦的病瑜伽中,什麼動作都做不了的時候,禪修對象除了光明,就剩下呼吸。

注意著正在吸氣,注意著正在呼氣。

注意著吸氣進來鼻子、氣管、肺部,注意著呼氣出去肺部、氣管、鼻子(細微至鼻孔亦可)。

注意著吸入這個氣息中的極小一絲氣息,從鼻孔、喉嚨、氣管、肺部,接著呼出這一絲極小氣息,從肺部、氣管、喉嚨、鼻孔,離去。

剛開始的速度,自然就好。

這樣注意著幾次之後,可以降低速度,讓氣息出入的速度越來越慢。

氣息越來越長。

氣息越來越細微。

氣息越來越穩定。

(禪定的細慢悠長)

不用去注意自己的腦袋在想什麼,產生念頭是正常的。

只要專心注意自己的呼吸。

先是刻意去注意呼吸,接著呼吸的帶動,注意力就與呼吸動作混為一體。

由「念」注意「息」,很自然的,「息」就回饋在「念」,以至於「息念一體」。

「念」是「心」,「息」是「氣」,專注在禪修呼吸,注意力跟呼吸同步協調,當然是「心氣不二」。

念頭是腦神經元不斷放電的結果,無法控制。

呼吸是自己可以調節的隨意動作,可以控制。

禪修呼吸的難度不高,本能作用,禪修的基本功夫,也是未來成就的墊腳石。

後續還可以訓練自己,觀察在呼與吸之間,自己的身心安頓情況。

氣走入身體內,有什麼樣的喜悅感受,又有什麼樣的平靜心理。

這些都是日後在基本的禪修呼吸之後,另外可以加上的練習。開始並不需要,熟練之後自然會知道。

禪修呼吸一樣可以減輕身體的病痛,慌亂的心理,也由禪修呼吸中,自然得到平靜。

覺知的注意力可以聚焦在呼吸。

然後,呼吸會影響覺知的注意力。

整修繼續

感謝師尊的加持與教導
感謝大家的護持
就等我感染發燒的狀況解除後,繼續整修…
*******************

這次大願學會一樓地板整修還在進行中,最主要的外部廠商工作已經完成。

現在是地板舖完,在使用之前,需要先打蠟保養。

同時,牆壁上有些該調整的,比如新增掛唐卡佛畫的畫軌,也在進行中。

一個已經使用超過十年的房子,好不容易整修一次,做得更細緻一些,讓這次的整修可以更耐用耐久。

最近停工,是有原因的。

原本就是按照進度去做,最近遇到我發燒,臨時先停。

我想專注地投入整修,三個多月前媽媽過世,我也只能先處理後事。

這次生病急不得,不管什麼感染,凡事小心一點,只能等我恢復後繼續。

現在的環境至少流行兩種主要的病毒,流感跟新冠,這兩種都有不同的譜系,分化出許多種類。

不確定哪裡有病毒,只要廠商進來,我們都要酒精消毒。

太多不確定的因素,我們人手不夠,務必小心。

前陣子廠商把畫軌裝好,牆上的唐卡佛畫,終於不用掛在便利掛鉤上。

再怎麼黏的便利掛鉤,時間過去,總會掉落,不小心砸壞,唐卡畫作很可惜,壇城佛像供具一樣可惜。

既然要掛畫軌,乾脆三層樓都釘上去,也是一種經驗。

接下來為了地板的打蠟保養,把A區跟B區互相搬動,跟打掉重鋪一樣,分區輪流進行。

不可能去外面租用倉庫,只要把壇城佛像供具搬離開,就有損壞的風險,這樣不好。

剩下的選項,只有在內部自己分區輪流施工。

還是步步為營的做,沒什麼好煩惱。

何況,現在台灣每天那麼多病人,就趁此趕緊整修,等疫情趨緩,自然可以開放禮佛同修。

任何意外的情況,也不需意外,這就是人生。

持續做下去,自然可成。

有人說,你的人生不就變得很無趣嗎?

這就是人生啊,生老病死,沒有人擁有永遠的生命,不是嗎?

我出家前已經過得很有味道了,現在這樣平淡,也是一種滋味。

任憑帝王將相,也是轉頭空啊!

續 進修的感慨

感謝師尊的加持與教導
感謝大家的護持
圖片來自網路,最美的凱拉許…
當年我從學校拿到博士學位證書,關在自己的車上,整整失控、嚎啕大哭了兩個小時以上!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
看完前一篇屬於我的感慨,有沒有別人的感慨,可以參考呢?

還真有,最近書壇出了一本書,叫做「去你的博士學位」,作者就是遭遇許多大風大浪之後,選擇退出這個看不到終點的進修之路。

我買了,看完了,頗有觸動之處。

第一瞬間湧上的,就是失控大哭的那兩小時…

我不是說這本書的所有觀點完全正確,但是這本書的內容是我所知、所見、所聽聞的各種博士生求生記,最離奇痛苦的故事。

每個博士生不見得都遇到類似的情境,但或多或少可以從作者的經歷中,看到某一些與自己相仿的事蹟。

這本書的故事沒有教授和研究生誰對誰錯的問題,就是從博士生角度所感受到的種種往事的紀錄。

再次強調,沒有誰對誰錯,就是一種求學階段的情境。

作者願意分享,也是功德一件,可以讓有心從事相關學涯的人,預先模擬可能狀況。

每個博士生都有機會遇到其中某個或某些情境,想走此途,請務必注意心理準備。

這本書的博客來網路書店連結:

https://www.books.com.tw/products/0010936210?sloc=main

讀墨ReadMoo書店連結:

https://readmoo.com/book/210247261000101

有實體書與電子書,大家各取所需。

教授有教授的想法,博士生有博士生的需求。兩者之間的權力不對稱,學生想得到學位,非得追著教授跑不可,而教授沒有義務一定要通過學位給學生。

從這樣的供給需求關係來看,雙方本來就是權利義務不對等。

想讓老師點頭簽字,姿態自然要放低一點。可以從指導教授身上學到的地方太多,學問只是其一,還有做人處事,以及其他。

何況學問千百萬種主題,到了博士階段,每一個議題都是「小題大作」,研究主題細分化的結果,往往指導教授只會其中一種主題,稍微差異一點,有的連papers都是不同的,也從來沒涉獵過。

博士生想做的主題,未必與指導教授相合。不相合,就比較棘手。

博士生才有這樣的師徒落差情況,碩士生不可能。

教授有自己升等的壓力,當然多很多精力放在自己的身上,學生不是教授的人生。

更何況,有的教授收博士生,希望博士生多多發表,教授可以掛名,以後從助理教授升等副教授、副教授升等正教授。

為什麼要這樣升等?最直接就是失業問題。許多學校有助理教授升等副教授的「七年條款」,七年一到,沒能升等,那就不續聘了。

副教授升等正教授,更是直接成為生涯頂峰,日後當院長、教務長、校長等,都有機會,還可以成為特聘或講座教授,那樣從教育部、國科會得到的資源更是不得了。

學生透過一篇篇的發表,組合成一本的有核心主題的學位論文,需要老師肯定具有學術水準,而在論文審定書上面簽字。

老師需要學生一天天的幫忙做事情,教學助理、研究助理、國科會計畫報帳等等,太多瑣事需要研究生來做。

有的工作可以領工讀金,有的純義務幫忙老師,有的更…

師生就是師徒,互動太多了,寫不完。

學生常抱怨老師不體諒,自己都在忙老師的事情,哪有時間做自己的研究?可是,這就是現實,沒什麼好抱怨的。

自己一定要想辦法抽出時間精力,去鑽研自己要做的研究主題。

大學生、碩士研究生都遇不到的事情,博士研究生不一樣。

不能把碩士研究生的經驗套用在博士研究生的生涯。

兩年是很短暫的,七年就多了很多變數。

許多變數在考慮唸博士班之前,應該就想清楚七八成了。(當年沒人告訴我,我也沒想清楚,就是不斷逼迫自己走這條路)

當然,現在有了這本「去你的博士學位」,想念博士的人更有依據,好好的看,這樣的經歷你能接受,恭喜你,已然接近百毒不侵,進入以後,不會因落差產生痛苦,也許,拿到學位指日可待。

其實進修學位這種事,最令人憂心的,是沒弄清楚,一頭熱、一窩蜂地闖入,別人念了,我也要念。

沒有經過詳盡的分析,其中的利弊得失,不管做什麼事情,都是危險的。

進修博士更是如此。

碩士頂多損失兩年。

博士啊,那可是人生最精華的七年…

甚至,重度憂鬱症、恐慌症的五年…

進修的感慨

感謝師尊的加持與教導
感謝大家的護持
供佛的花束…
********************

這幾年常常有人來找我談進修的問題,精確點講,就是要不要念碩士、博士。

我能提供的,就是過去許多年的個人心得,一種分享,可聽可不聽,未必適合誰,就是自己的感慨而已。

扣除掉不同領域的差異,我比較關心的是,有沒有那麼愛讀書。

碩士不必多說,二到四年而已,人生一個停靠站,過客而已。

博士不一樣,少說五年,多則七年、十年,人生有那麼多時間可以投入在同一件事情上嗎?

不愛讀書,別說博士,碩士都可不必,除非,工作晉升絕對要這張文憑,被迫,不得不。

喜歡讀書之後,才是為什麼要讀學位?自己讀不行嗎?自己充實學問不行嗎?

很多人想到正式學習體制裡面,進行有系統的學習,實際情況其實未必。

在目前的正式教育體系中,還是有如一塊塊拼圖一樣的內容,如果是前後銜接的課程,還可窺見關聯。

如果不是前後銜接呢?依舊是片段。

當老師的人未必有精力去解釋跨主題的關聯,也未必有興趣去說。

甚至,不一定摸得透。

一門學問要精通,以至於觸類旁通,跨到別的主題學問,那都是需要無比巨大的投入。

老師投入了那麼多年,年過半百的人生閱歷經驗,說了半天,剛滿十八歲的孩子,少了什麼就是不會懂。

以前我的老師也是這樣告訴我,那不是天資問題,不是努力問題,人生就差很多歲月的沉澱了。

那是人生啊!

就像服務業領域,跟學生說了再多服務業的實際狀況,學期結束就忘了。

他們什麼時候會再想起來老師說的話?說不定一輩子都不會想起,可是,他們遇到了服務現場問題時,一定有所感觸。

只是這種感觸不一定來自老師,比較直接來自顧客與主管、同事的推動。

回到讀書這回事,本來就與求取學位是不一樣的,學問的增長也不一定需要學位。

喜歡讀書就去讀,在學校正式學習以外,自己仍然要努力找出讀書的方向,不能依賴學校或指導教授。

在這樣的基礎上,再來想想,要不要耗用五到十年去讀一個博士,然後,畢業後還不一定找得到大學助理教授的工作(也不一定找到助理研究員的職缺)。

多一個學位的頭銜「博士」,多一個可能是兼任「助理教授」的證書,但是,也很有可能一場空。

曾經有人統計過,2018年博士班的折損率大概是百分之21(不是精確數字),我自己當年經驗,開學第一個月從六個變成四個,等到我第七年畢業的時候,只有三個人。

我自己差點前功盡棄。

人生最青春飛揚的時間,都在皓首窮經。等到頭髮都白了,小孩莫名其妙地念高中、大學了,自己還不一定拿到博士學位。

把這些可能的挫敗都想清楚,把各種壓力都想妥當,考慮很多博士生在唸書過程罹患各種身心症、病變,種種別人發生過的事情。

如果都能接受,那就試試看。

還要時時刻刻保持彈性,可以隨時調整,而且就算半途放棄也不後悔。

確定自己的人生就是自己當主宰,一定要嘗試看看,那就去吧!

進修本來就是自己的事,一輩子的事。

讀書也是個人興趣嗜好,每天都要做的事。

這樣很好。

捶鍊

感謝師尊的加持與教導
感謝大家的護持
偶爾散個步也別有樂趣
********************

不是修行初始,就那麼專注在禪定。

什麼都不懂的時候,也只能走一步算一步。

人生太多分心的事情,在不是全職修行(出家)時,大學教授的日常已經非常單純,還是必然的、不能長時間的專注。

當日不知道後來之事,發生敗血症之類的病痛,出乎意料。

現在覺得,生病,真的是很棒的推因。

當年也是不得已。

淡然不是本來的樣子。

不得不專注在禪定,也是被疾病迫出來的。

從後面推著,又把兩旁都隔絕。

剩下前面,只能繼續下去。

別無選擇,亦無他途。

曾經就是那麼無奈。

直到成為新的習慣,養成慣性,每日不會懶惰不禪定。

不再有推著的原因、力量,也不見兩旁被迫之隔。

從自動自發,還可以進階,一種自然就行的事情,連自動自發都沒有。

三摩地不見了。

幾摩地都一樣。

沒有禪定的人,沒有禪定的對象,沒有禪定的功夫。

禪定這回事都沒了。

發高燒這樣被捶鍊著。

敗血症這樣被捶鍊著。

亂七八糟的全身性新陳代謝失調,一樣如此捶鍊。

不知道要敲打多久,就是沒有禪定的概念。

然後,也不會改變。 

只不過,開始的時候,誰也不願意這樣。

不得不為。

只好轉為道用,用在修行上,沒什麼跟修行無關。

一樣的三句話。

專門藉著生病來修行,也是一種幸福了。

不斷錘鍊,持續到最後了。

一種

感謝師尊的加持與教導
感謝大家的護持
圖片來自網路,有名的天文照片,航海家一號的「黯淡藍點」…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
禪定修持久,不知不覺中,已經不分。

不分狀態,不分情緒。

只有一種。

不需刻意去做禪修,就這樣自然。

這個連結的產生,需要時間、努力,持續投入,不是一下子可行。

特別是原本的慣性,於禪修訓練不合,禪修後才出現新的習慣,還得繼續,成為慣性。

不用誰來提醒,自己隨時隨地就進行。

而且,一開始的基礎,仍然奠基於每日修法,加行法、正行法然後如三摩地。

最後的結行迴向,也是一種狀態,沒有捨離禪定。

當然這一種狀態務必保持在平日生活、上班上課。

哪怕是睡覺做夢,還是一種。

親人離世,一種。

發高燒也是這一種。

住院開刀一樣是這一種。

病得亂七八糟,一樣。

就算是中了大樂透、威力彩,還是這一種。

境,沒辦法改的。

只能讓自己成為「一種」。

到了這樣的時候,「一種」是什麼?是哪一種?狀態?心境?念頭?情感?理智?

這些不能說明奧妙。

不用閉眼,不用睜眼,不用半開半閉。

行住坐臥之間,

就是一種。

沒有再去區分了。

就算分了,還是一種。

愛分就分,切成恆河沙數,粉碎微塵,也是這樣。

(在「一種」狀態中修外法,很微妙,可以一試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