唸佛與念佛

感謝師尊的加持與教導
感謝大家的護持
這是大願學會一樓供奉、自製的大力金剛,高大威猛且可愛
***********************

唸佛,是口中、心中、腦海中唸誦佛的名號或者心咒。念佛,則是念想或想念佛的特色、形象、功德等。

唸佛是言說,是止,訓練自己減少散亂的心念,讓自己練習更加專注。這兩個字,多一個「口」,還是需要有「心」、用「心」。

念佛是想念,是觀,訓練自己腦海的思想、思維意念,以「專注」作為基礎,可以培養慈悲心。

所以,佛、心咒或者佛像、佛畫,可以讓我們訓練止跟觀。

完全看自己想要訓練專注力,還是慈悲心。

讓自己與佛合一,就此定住不動,這是「止」,訓練專注力。讓自己意念著佛的慈悲、智慧、誓願,去想去感謝、感動,又可以當作「觀」的思維修。

相同的,「菩提心」跟「佛」是類似的用法,可以專注在「菩提心」這個現象或東西,也可以深入體會菩提心,甚至遨遊在菩提心海。

讓自己與菩提心合而為一,讓菩提心是自己,自己是菩提心。

二者合一。

無分無別。

這是「止」。

接著去思維、觀察、分析菩提心,那就變成「觀」。

過去,剛開始訓練禪定,我不會直接訓練觀。現在熟練了,還是不會在禪定的時候,直接去修「觀」。剛開始學習,止的過程比較久也比較慢才達到,等到熟練後,速度會快一點。

(速度不重要,真的達到專注寂靜,才是要點)

每次禪修,先從「止」開始,讓自己把心念慢慢靜止下來,能專注在標的對象。

隨著念頭越來越集中,自己將發現一種很特別的安靜、寂靜逐漸清晰,從奔騰吵鬧的大河變成和緩蕩漾的大湖,最後進入平靜無波的大海,甚至,進入大海中,沈浸在海底,就這樣進入絕對的寂靜中。

(修禪定的人必然知道這個過程,大家都如此)

完成上述過程,接下來就可以修「觀」。

不用離開這種絕對的專注寂靜,可以立刻、直接轉換到思維修。

只不過,剛開始這樣「由止而觀」的轉折,並不容易,常常一下去就停在這種絕對寂靜中,然後,實在太美好,根本不想出來。停留在此不是問題,問題在於持續地停留且不想轉換。

不動不是壞事,停在不動,捨不得不動,就有問題了。

幸好,這時候我們密宗密法的優點就出現了。我們密宗修行,一定要選擇適合自己的根本上師,根本上師會介紹有緣的本尊與護法。

在這種絕對的狀態下,自己過得太滋潤,反倒忘記所有世界一切眾生依舊輾轉在六道輪迴,不知道怎麼解決生老病死之苦。根本上師在此時出現,敲敲自己的腦袋,或者護法出現踢自己一腳,提醒或告誡,此地不宜久留,該起而為眾生的苦難去奮鬥了。

從此刻開始,就可以自我警覺,進入絕對寂靜之後,必須懂得煞車、換檔,將「止」轉換到「觀」。

這個轉折點很重要,也是禪修的關鍵。

訓練「止」的過程,也許很久,也許不久,都沒關係,記得轉化成為「觀」就好。

熟悉「止」的訓練以後,可以快點通過「止」的過程就去轉化,慢慢轉化也是沒問題。

(轉化的那一刻,止,仍然不動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