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步

感謝師尊的加持與教導
感謝大家的護持
最近治療的副作用很多,嚴重眩暈,睡覺都暈,導致遲遲無法看電腦貼文,請大家見諒。
********************

還記得多年以前,在古代婆羅多密宗裡,有人跟許多苦行僧講述瑜珈之道,眾人紛紛提出自己見解,這個人微笑聽完,只有比了「一」手勢,然後就讓眾苦行者自參自學。

他的跟隨者一直到現代,傳承從未斷過,只是以深山老林為據點,少為外知。

他還建立了鐵律,務必保留原初教導,直到很久以後的「Mitraya」降世,那時候才能出世襄助。

這就是「瑜珈是一」的開端。

他們修煉前後,一定頂禮大天。

不管後世對於瑜珈的見解有千百萬種,這一句就是總持一切的核心。

到了現代印度或佛教密宗,「瑜珈是一」這句話仍然至關重要。

這個「一」可以是結合,可以是合而為一,可以是個體身心靈的結合,可以是梵我合一,可以是自心與虛空本源的合一。

從還有我、還有虛空開始,藉著很多方法,包括入我、我入、數息、金剛誦,包括各種觀想冥想,所有的道途都會通往虛空本源,最後合而為一。

合而為一的時候,我是誰?誰是我?未曾合一我是誰?合一之後誰是我?

這是當年師尊傳法時要我想的問題。

而且,這個一,仍然要捨棄。

就像捨棄世俗一樣。

當然,一開始的時候,透過呼吸的訓練,穩定氣息的波動,或者,穩定心念的波動,修者將發現,氣息穩定會帶來心念穩定,心念穩定會帶來氣息穩定。

追求一個目的即可。

這個目的達到之後,自然會注意到,自己的心念與氣息是一,這兩個是一樣的。

所以,從古代婆羅多到後來的釋迦牟尼佛都會教導呼吸法,只要能控制呼吸,觀察自己呼吸的情況,可以安定心念。

如果想控制呼吸,專注、專一、專心,都是必要的。

先做到心靈集中,以這個集中的對象幫助自己擺脫大腦的種種思想,這種擺脫就是不再受控制,任何的情緒感覺還是在,不再控制自己。

這還是第一步而已。

這一步,現代環境下越來越難達成。